7月26日下午,2023首届超防滑瓷砖品类发展论坛于中国陶瓷总部基地剧场圆满举办。
本次活动由广东陶瓷协会指导,华夏陶瓷网主办,鼎维设计|营销策划承办,同时得到独家冠名单位惠达瓷砖,以及不倒翁瓷砖、狼牌陶瓷,包括网易家居、第39届佛山陶博会、中国陶瓷总部|中国岩板·新材展示采购基地的大力支持。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当天下午,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亚民以《陶瓷砖防滑性能的研究进展与检测技术》为主题,特别呈上了一场干货满满的知识盛宴。
我是国家建筑卫生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刘亚民,今天主要是与大家分享一下《陶瓷砖(板)防滑性能的研究进展与检测技术》。
其中,英国纽波特劳动力调查中显示,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间,就有约 200,970 起因滑倒、绊倒或跌倒造成的非致命伤害报告。
我们机构在2006年左右,从国外引进了防滑检测设备,即倾斜平台法、摆锤法,之前中国没有这些检测设备,一开始引入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陶瓷出口时,欧美国家对我们瓷砖防滑的要求。
前年地产行业,也开始对防滑重视,以万科为代表的采筑平台,去年也牵头制定了全装修用建筑陶瓷砖板的团体标准。
其中,与《陶瓷砖》(GB/T 4100-2015)国家标准最大区别的一点是,防滑板块技术指标和分类的建议。
在瓷砖表面喷涂专用防滑剂后,会形成一个相当于球状或者波浪形的微观结构,形成肉眼无法识别的小圆孔,摩擦系数增加到0.8-0.9,从而让人在穿鞋走上去时,产生吸附作用,减少摔倒的风险。
在洒上水或油汤水后,用脚前部去接触地面形成15°-30°角,向前用力移动进行测试,阻力感明显。
以及在装修后瓷砖地面也会比较滑,这个时候也可以使用专用的防滑剂,从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效果并不是最好的。
通过不同的方式产生的效果会有不同的区别。比如,淋干粒法,釉料会比较紧密;喷干粒法,釉料会疏松一点;印刷法则会薄一点。
主要是通过模具实现,但这一技术工艺路径不仅要解决防滑性,还要考虑到防污、耐磨等问题。
因其表面不够光滑平整,所以污渍也很容易进入凹槽和条纹中,从而增加其清理难度。
防滑、防污、耐磨这三者能做好其中一点比较容易,但三者同时解决有一定的难度,要找到最优组合去平衡。
所以,为实现陶瓷砖耐磨及其防滑效果的进一步改善,也可以将一些颗粒物加入到陶瓷砖釉中,或者是在制造中使其釉面上形成凸起的颗粒感,以此来增强其表面的摩擦效果。比如,可以将金刚砂等材料加入到陶瓷砖釉中。
通过在釉面用腐蚀液形成纹路,然后再通过多重丝网印刷技术形成立体感,让装饰性提高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防滑作用。
这一技术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但要解决防污和耐磨的问题,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刚才我提到的工艺技术大家都比较清楚,但是为什么做出来的产品,表面比较粗糙,防滑效果检测却不高呢?这里还有一些文章要研究。
我们有一个国家标准叫《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GB/T 3505-2009),是参考国际标准采用过来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什么是最大轮廓峰高(Rp)、最大轮廓谷深(Rv)、轮廓最大高度(Rz)。
还有轮廓的算术平均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做粗糙度评价的时候峰值和谷值要做纵坐标绝对值Z(x)的算术平均值。
从统计的角度看斜度,虽然峰值和峰谷之和很大,即瓷砖表面的凹凸面大,但是得出的斜率比较小,相对就会比较缓。
就是如果为了解决防污的问题,表面增加一层透明釉,斜率减少,防滑性能就会相对较差些。
首先是,静摩擦系数 SCoF 。我们《陶瓷砖》(GB/T 4100-2015)国家标准用的就是这个。
静摩擦系数相对来说检测比较简单,在湿法状态下,表面越光滑,实际防滑性能会稍微差一点。
因为操作过程中,用4S橡胶接触面比较会有吸附作用,对此,美国取消了静摩擦系数的评价技术,在其他国家也采用较少。
动摩擦系数则有德国的防滑标准DIN 51131:2014,以及美国的防滑标准ANSI A326.3-2017,是在动态状态下测摩擦系数。
接着是摆锤值,有PTV96、PTV55两种组件,其区别在于测试过程的组件硬度会不一样。
还有动态临界角,《DIN EN 16165:2023 附录A》标准是在水性介质下进行;《DIN EN 16165:2023 附录B》标准,是在油性介质下进行。
第一,瓷砖表面粗糙度和防滑性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砖面越粗糙,防滑性就更好。
第二,在干燥条件下,与防滑性能测试结果线性相关关系显著的表面轮廓参数,包括评定轮廓的均方根斜率(R△q)、评定轮廓的斜率(R△a) 。
第三,在潮湿和油性条件下,多个表面轮廓参数与防滑性能测试结果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中最显著的参数为 R△q 和 R△a。
第四,潮湿状态下,除 SCoF 外的4种参数均能较好的反映出样品的表面特征;有水的条件下,静摩擦系数并不能很好反映出瓷砖或者硬质地面材料的防滑性。
其中,摆锤值PTV55和动态临界角的灵敏度最好,其测出的结果更准确,是光着脚丫子做实验的,采用的是德国《DIN EN16165》的防滑标准。
比较而言,采用真人进行测试的倾斜平台法测试结果对表面结构的变化最为灵敏。
如今,在地产行业中,大理石光面瓷砖的集采是非常多的,所以要求防滑性很好,但实际上光面瓷砖防滑性是非常差的。
一是达不到R9的防滑类别,二是达不到P2的防滑等级。所以,在前两年,集采大多采用的是摆锤法,PTV值大于7即可。
不过,接下来的地产行业中,没有说聚焦、固定于哪一个防滑标准上,不同的场所会采用不同的防滑标准,应用不同的防滑砖。
目前的全抛釉产品用“油法”是达不到R9的;如果是“水法”,部分采用防滑液的光面产品,是有可能达到A、B、C的防滑等级。
紧接着是摆锤法(SN/T 5354.1-2021《地面材料防滑性能测试方法 第1部分:摆锤法》)。
该方法主要是模拟人脚在行走过程中,后脚跟与陶瓷砖接触瞬间所产生的滑动力,即根据“摆的位能损失等于安装于摆臂末端橡胶块滑过样品表面时,克服表面等摩擦所做的功”,来计算橡胶块和陶瓷地砖表面的摩擦系数嘲。
全抛釉产品大多数达不到防滑等级P1,所测试的数据一般是P0级,P0相当于没有防滑性能,即摆锤值(湿态)BPN值小于12。
接下来是美国的动摩擦系数(DCOF),其中,ANSI A137.1规定了DCOF(湿法)大于0.42。
如果我们产品要出 口到美国,人在地面滑动时,测湿法的动摩擦系数要求大于0.42。
对于静摩擦系数,分有高、中、低三档。在干态下,如果静摩擦系数小于0.5,则防滑性能较低。
我们跟德国莱茵做联合认证时,要求BPN值需达到P2以上,可说明这是一款很好的防滑砖。
这是从行业分类分级来说,但是并不说明P1的产品就不能用,是可以用的,只是从德国莱茵认证机构的角度,要求建议要达到P2首页~金巴黎娱乐挂机~首页。
另外,国内的《陶瓷砖防滑性等级评价》(GB/T 37798-2019)会有“水法”、“油法”的分类。
“水法”的A类以下没有级别,A类以下指的是倾斜平台12度以下会有摔倒倾向,这肯定是不行的。
“油法”的线等级以下算是没有防滑性,R9是防滑性比较低,R10、R11则属于中等的防滑性能。
集采方面将来大概会重点采用此标准的“油法”,以及上述提到的摆锤法的“水法”,特别是出口澳大利亚的企业会使用比较多。
我们的瓷砖用在不同的场所,要达到什么样的防滑标准,对不同的干区、湿区、公共场所和家居场所做了一个指引。
这个指引与澳洲和欧美国家是一致的,在借鉴他们经验的基础上,去推进国内防滑标准的发展。
但整个建议性指南不推荐使用P0等级的产品,在有人走路的地面上,都应达到P1以上。
“水法(在有水的情况下)”和“油法(在有水的情况下)”,则需要符合《陶瓷砖防滑性等级评价》的A、B、C等级,或者是在R9-R13的范围内。
如果是水性环境,使用的是A、B、C等级进行分级;如果工作场所/使用场所有油性的可能,则采用R值来评价防滑指标。
很多企业在现场做防滑模拟实验时,会有一个错误的引导:使用水去操作实验时,却用R值去评价。
这是错误的,如果有水的状态下,分级是A、B、C,如果有油的环境下,分级才是R9到R13。
另外,我们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从恐高、体重、走路协调性等方面,都要符合要求,测出来的数值才会准确。
比如在机构测出来比较准的值是R13,用那个值体验一下是什么感觉,然后反过来再体验自己生产出来的砖是什么感觉,不能单纯凭感觉上去体验,那样的话有一定的误差。
以上就是我简单从瓷砖防滑的技术、检测以及进展做了一个简单的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