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黄俊力 石孟农 张远航)眼下正值瓜果飘香的季节,吉首市葡萄、黄桃、西瓜等特色农产品陆续上市。近年来,吉首市河溪镇、双塘街道依托产业和区位优势,瞄准特色瓜果种植产业,帮助农民走出一条致富增收的新路子。
8月6日上午,走进河溪镇张排村,850余亩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饱满的果实垂挂藤架,巨峰葡萄紫黑透亮,“金手指”葡萄晶莹如玉,“崇明玫瑰”葡萄馥郁芬芳,路边的葡萄小摊整齐排列。经过20余年发展,张排葡萄深受老百姓喜爱,同时赢得了吉首市及周边县城的水果市场,葡萄已然成为村集体及群众致富的“金果子”。
“8月以来,各个品种的葡萄陆续进入了最佳赏味期,甜中带酸,滋味浓郁,今年我们村产量预计达85万公斤”张排村村支书田祖生摘下一串巨峰葡萄后说道。
自2015年起,张排村每年举办葡萄文化节,吸引游客近万人次。“采摘+文旅”的模式让葡萄不仅串起170户种植户的生计,更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年产值上千万元。今年8月15日—19日,将举行2025年河溪镇张排村第十届葡萄文化节,张排葡萄已然成为吉首的一张水果名片。
随后,来到河溪镇杉湾种养专业合作社黄桃园,一筐筐采摘好的黄桃整齐堆放,合作社成员们正在进行黄桃的筛选装箱工作。
“把好品质关,不打价格战是铁岩村黄桃的经营理念和品质宣言。”合作社负责人张明光说道。
“今年用了疏花疏果技术,总共套袋将近16万个,确保每个黄桃都能攒足糖分。”张明光说,为确保黄桃品质,即使成本高出两倍以上,他仍然坚持人工为黄桃套袋。
天气炎热,合作社为了延长黄桃的最佳赏味期,还专门修建了冷库,一颗颗黄桃果在深山里住上了“恒温空调房”。预计合作社黄桃总产量约4万公斤,目前,已采摘2.5万公斤,收入30余万元。
下午,走进双塘街道周家寨社区的瓜田,西瓜翠蔓铺展大地,瓜香弥漫整片瓜田。据社区副支书杨柳芝介绍,合作社每次需请当地农民清晨采摘西瓜,然后装车就近运往周边市场销售,每人每天100元劳务费,采摘西瓜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季节性增收途径。自双塘西瓜上市以来,平均每天能销售500公斤,最多一天销售了5000公斤,收入1.5万元。
瓜田里,杨柳芝轻轻敲击着西瓜,清脆的“咚咚”声传递着成熟的信号,选好砸开,鲜红的果肉露出,品尝一口,脆甜的果肉带着双塘西瓜特有的清爽。
“咱双塘的沙土地透气,今年雨水少光照足,西瓜能不甜吗?”提到西瓜,杨柳芝的话里满是自豪。她介绍道,今年合作社共种植了150亩中晚熟品种西农八号西瓜,单瓜重8—18公斤,目前已售卖2万公斤,收入6万元左右。